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出陣

每一年的關渡藝術節 ,藝陣......


2010年 新竹城隍廟 中元普渡


演北管戲

09年新竹城隍廟,《藥茶記》







----------------------------------------------------------------------------------

2010年 新竹城隍廟《怒打金枝》







排場

大一,宜蘭傳藝中心,第一次演出。
牌子‧《一江風》

戲曲‧《賣酒》


-----------------------------------------------------------------------------------

大二,舞蹈廳演出,南緣北戀。






大二 , 水舞台演出。
細曲‧《奇逢》

細曲‧《魯智深醉倒山門》

扮仙戲《小三仙》



細曲‧《魯智深醉倒山門》 片段


牌子‧緊三通

阿贊老師!

風入松+北管版生日快樂歌


他是我們的牌子老師─詹文贊。我們都叫他阿贊!XD
老師的生日是聖誕節12月25日,大一時我們幫他慶生的影片。


最後奉上,厲害的ㄚ贊老師所帶來的,爵士版風入松+緊三通!!!

北管銅器介紹

※銅類樂器介紹:
             1.多半是以「銅」、「錫」合金打造而成,都是節奏性的打擊樂器
          2.皆屬體鳴樂器
          3.依據演奏方式的不同,銅類樂器可分為棒擊式與互擊式。
             棒擊式:大鑼、鑼、響盞
             互擊式:大鈔、小鈔

  
大鑼
1.也可稱為「銅鑼」
2.鑼面直徑約2.4~2.6台尺
3.中間突出稱「鑼臍」,鑼面垂直相接稱「鑼邊」
4.音色較音色長、遠、穩、沈
5.因體型和重量的原因,演奏時懸掛於鐵架或木架上,出陣時由  
   2個人扛著。
6.通常起音、結束的指揮是鑼,所以有人說「鑼聲夠響,一聲就
   壓倒對方,好的鑼聲也會把別人陣頭的板指 (節拍搶過來。」
7.宜蘭縣羅東「林午鐵工廠」,都專製北管大鑼 。
              

1.相同於京劇的「大鑼」
       2.直徑約三十公分
       3.以木槌敲之
       4.音色聽起來清爽亮麗


 
響盞
1.相同於京劇中的「小鑼」
2.或稱「湯鑼」、「碗鑼」
3.直徑約為六寸半
4.鑼面較小,以薄木片敲擊
5.音色柔和、清亮,有活潑帶上滑音的效果,增添歡樂氣息


大小鈔
 1.又稱為「銅鈸」
 2.依體型大小分為大鈔跟小鈔
 3.直徑大約三十至二十五公分
 4.每副兩片,相擊發聲
 5.四周銅片振動發音,屬無固定音高樂器
 6.中間隆起部份如半球體,上有孔以彩布條穿過便於操作
 7.大小鈔音色差距不大 ,「大鈸」聲音宏亮而悠長。「小鈸」的
    聲響略微細碎 ,構造相似,發音清脆、明亮,宜表現歡樂、
    熱鬧的場面。

  *雙鐘、雲鑼、七音鑼:均屬打擊性樂器,並不常使用。



   銅器間的節奏關係

    1.小鈔是入門樂器,都是照著拍子直直走
    2.響盞在鑼鼓合奏的地位和通鼓類似,用來替拍點裝飾加花
    3.大鈔則打在重拍或切分拍位,常跟著大鑼的拍子進行
    4.鑼與大鑼的規則或不規則的節奏運用,配合大鈔與小鈔的
       變化,與響盞的裝飾性色彩,使其豐富熱鬧


   鼓詩和銅器的關係

  1.鼓詩是鑼鼓的重要入門 ,抄寫的用字有所不同,連傳授的唸法也不盡相同
     2.基隆、宜蘭、台北、花蓮的北管館閣多採用大鑼,中部館
        閣早期只有鑼,所以造成了部份鼓詩的不同。
     3.「匡」「亢」是指鑼打出來的聲音
  4.「七」是指鈔類,大多是指大鈔
  5.小鈔是照著拍子走,所以不會特別的去註記
  6.「乃」「呆」是指響盞
  7.「集」是指所有樂器同時發出悶音


             
  
結論
   1.銅器會因為組成的團體跟演出的場合不同,在數量上而有所增加
   2.銅器在北管是必須的,因為喧鬧的鑼鼓可以為排場暖身,也可吸引
   行人的注意
3.各地部分的曲調或鼓詩運用的不同,但就曲目內容而言,仍屬同一
   個音樂系統
4.北管曲目中只記下該曲目的骨幹音,並無法看到鑼鼓的打法,所以
   我們都倚賴館先生或著是前輩的指導
5.北管鼓吹包含鑼鼓和大吹兩個部份,鑼鼓擔任段落間的連貫和旋律
   進行的節奏安插,大吹是樂曲的旋律,缺一不可且相輔相成

樂器介紹

絲竹樂器

提弦

品仔

三絃


秦琴


吊鬼仔與鼓吹

和絃


打擊樂器

小鼓

通鼓與扁鼓


大鈔

小鈔

響盞

大鑼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工尺譜

北管音樂的工尺譜
‧以首調記譜,運用相對音高概念來記錄樂器的演奏,演奏時的音調高低可隨性調整 。
‧演奏方式會隨著不同的派別、地區,與樂曲先生口傳心授、約定成俗的繼承方式所影響,而呈現不同的演奏風格與記錄方式。
‧樂譜通常只是一個記載的媒體,表演者並不會完全依照樂譜演奏,且節奏上有一定的自由度,演奏時可於樂曲中適時加入裝飾旋律音階,俗稱「加花」,而呈現樂曲豐富的表達方式。


記載方式
‧以直書由右至左的順序撰寫,
‧每行分為節奏符號、音階文字兩部分(例如:牌子、譜)
‧或有加唱詞的三部份(例如:戲曲、細曲)。



 

















工尺譜以「上、ㄨ、工、凡、六、五、乙」七音為基本音階,
為了記載較高的音域時,基本音階的字旁再加上「亻」字邊用以區分;
記載較低的音域時,分別再以「合、士、上」等音階表示。

< 工尺譜與簡譜音高對照 >










新路戲

新路戲

‧使用唱腔為:西皮、二黃
‧唱腔屬板腔體
‧依樂曲結構特性可分:
1.拍子自由型式:彩板、刀子......等
2.有拍法之唱腔:西皮、二黃......等

主要伴奏樂器:吊鬼子(京胡)

古路戲

古路戲
‧聲腔特徵名為:福路
‧唱腔屬板腔體
‧依樂曲結構特性可分:
1.拍子自由形式。 例:緊中慢、慢中緊、彩板、緊板。
2.有拍法之唱腔。 例:平板、流水。

‧主要伴奏樂器為:提絃。

戲曲

戲曲

‧根據聲腔源流不同,可區分:●扮仙戲唱腔●福路(古路)戲唱腔●西皮(新路)戲唱腔
‧古路戲、新路戲之差別,指傳入台灣時間先後而分。
‧演唱使用〝正音〞語言,推測屬清明時期之官話。
‧古路戲與新路戲,角色演唱皆分為粗口及細口。(粗口:老生、老旦、丑、花臉。細口:小旦、小生)
‧歌詞處理,以一種加聲辭的方式 ●細口以‘咿’字拖腔 ●粗口以‘啊’音拖腔
‧使用樂器: 小鼓、通鼓、扁鼓、鑼、大小鈔、響盞、
(絲竹)提絃(福路)、吊鬼子(新路)、和絃、三絃、洋琴、秦琴、笛子、嗩吶......等

------------------------
伴仙戲 為儀式劇。
‧可分為崑腔、梆子腔。
‧伴奏樂器以叭子為主。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大小牌、單曲、小曲

大小牌
‧曲牌體。 曲牌來源與牌子不同

‧大牌是由若干段曲子組成的套曲
‧小牌為單闕曲子,該些篇幅皆短,故名。

例:〈碧波玉〉、〈桐城歌〉〈數落〉〈雙疊翠〉


單曲
‧由一支樂曲組成,命名方式以歌詞首句三、四字為名。

例:〈桃花燦〉

小曲
‧指樂曲篇幅極微短小。
‧指樂曲源流有別於樂種之主體系統。(來源可能是當時的留行歌。)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細曲

細曲

‧又稱崑腔或大小牌
‧以絲竹樂隊伴奏之歌唱曲
‧曲風細膩,是北管音樂中屬層次最高之音樂
‧歌者持板,以「正音」演唱,唱念法非常講究、咬字精確、曲韻綿長。
‧樂器以提絃、品為主
‧命名方式為故事劇情

依音樂組織、體裁分為:
1.大小牌
2.單曲
3.小曲

或稱絃譜

‧標題式器樂
‧非曲牌體也非板腔體
‧使用絲竹合奏音樂
‧分聯章、單章

單章絃譜:為絃譜的主體,由一段樂曲組成,數量較多。由於樂曲短小,可多次反覆演奏。
除固有北管音樂外,並有吸取廣東音樂及民間小調。 例:〈百家春〉

聯章絃譜:由若干樂段組成,每套樂章數為四段,數量不多。例:〈上四套〉〈四時景〉

散牌

散牌
‧又稱單曲牌子

‧曲調名稱多能見於元明時期,北曲或南曲中。

‧可分古路牌子、新路牌子、四平牌子,為戲曲過場樂為主。

例:〈風入松〉、〈急三槍〉

三條宮

三條宮
又稱單曲聯章牌子

‧由三支曲調組成,以第一支名稱總其名。

‧各段分別稱:母身(通常不會標示出來)、清、讚。

‧三條宮仍有古路、新路兩體。

‧古路牌子帶有曲辭,新路牌子則無。

例如:〈一江風〉、〈玉芙蓉〉

大宮牌子

大宮牌子
宮:樂曲段落的單位。

‧即為連套牌子,係由若干支曲牌組成。

‧連套牌子多為古路,少數古、新路之分。

‧與元代北曲有相同情形,有散套、劇套之分(連套牌子劇套為伴仙戲) 。

‧命名有三:
1.以曲調的數目為名,例:〈十牌〉。
2.以文本之內容為名,例:〈倒旗〉。
3.連套中第一支曲牌為名,例:〈鬥鵪鶉〉。

牌子

牌子
為北管館閣之排場演奏曲目之一、也可為北管戲曲搬演時的過場樂。

‧演奏形式:鼓吹樂。

‧使用樂器:嗩吶、小鼓、通鼓、扁鼓、大鑼、鑼、大鈔、小鈔,響盞。


‧牌子可分為:古路牌子、新路牌子、四平牌子。
古、新路牌子為排場曲目與用於戲曲中。 四平牌子只作為戲劇中過場。

‧掛辭牌子:牌子偶而帶有曲辭演唱,習得階段,可帶辭學習之。


根據樂曲組織、牌子體裁可分為:
1.大宮牌子
2.三條宮
3.散牌

北管系音樂

§器樂:
‧牌子
‧絃譜

§歌樂:
‧戲曲
‧細曲

北管樂曲將音樂分粗、細。
細樂:絲竹樂合奏,音樂清澈、典雅細膩,能有較多腔韻表現。
粗樂:鼓吹樂,高抗熱鬧。

北管演奏順序:牌子→戲曲→戲曲。

北管

◎北管是台灣的古典音樂之一,約三百年前隨中國福建(以漳州為主)移民入台灣。
◎北管以移植於台灣,與台灣漢族社會生活密不可分。
◎1960年代以前,北管廣泛流行於台灣各地,是台灣人民最常聽到的一種音樂。
◎北管是多功能樂種,除娛樂外、儀式、節慶、各種典禮、陣頭踩街、婚喪喜慶等各種場合,都會用到北管。

館閣與子弟
◎除職業的亂彈戲班或陣頭以外,主要傳承多是由業餘興的館閣,其成員稱子弟,意指良家子弟。
◎大部分館閣與廟宇擁有密切關係,參與廟會遊街時,形同神明護駕與前導樂隊。

名詞解釋

北‧管

北:

1.地理方位。(福建以北)
2.風格用語。(指較熱鬧高亢的音樂)

管:

1.物質名詞。(管子)
2.樂器。(管樂器)
3.樂調。(五空管)
4.指樂種或派別。

台灣的古典音樂

南、北管為藝術性音樂,也是台灣的古典音樂。
因為它們擁有以下之特點:

‧曲調、曲辭有穩定性
‧固定型態
‧表演不受人、事、時、地......等因素影響
‧擁有一定的理論架構
‧需要一定的時間養成訓練
‧有審美標準,可作為規範之音樂品種

2010年9月28日 星期二

這次的任務...

哇哈哈哈哈哈哈!!!!
介紹北管、認識北管。
認識北管.認識北管.認識北管.......